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三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古诗《望天门山》教学设计二

古诗《望天门山》教学设计二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 东山县白埕小学 发表于 2007-2-3 12:14:00
 
 (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.pepxiaoyu.cn友情提醒:查找本课更多资料,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)此文转载于
▲学习目标:
一、智能目标:理解词义句意,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。 二、情感目标: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,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,感受诗歌美的意境。 三、技能目标:1、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,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。.读懂词句意思,理解诗歌内容,体会思想感情。培养热爱大自然、热爱祖国的情感。 2、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。
 ▲教学设计:
 一、谈话激趣,导入新课.
 1、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,说说认识的诗人。
 2、简介作者李白(著名诗人),导入新课(课件出示古诗)。
 二、明确目标,尝试学习.
 1、尝试学习,开动脑子积极思考理解,能独立学懂的知识,并发现疑难.
 2、展开想像与联想,会把文字信息转化为画面,初步进入意境,并试着用
 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.
 三、引导学生逐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
 ▲“扶”学生学习第一句,初步掌握学习方法.
 1、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“断、开、回、出、来”这几个难懂词的意思.
 2、指导学生串讲句意:天门山被长江撞断,浩浩荡荡向东流去.
 3、教师指导学生想象——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
 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.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: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
 整体,阻挡着汹涌的江流.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,才撞开了“天门”,使它
 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.在作者笔下,长江仿佛是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,显示
 出冲破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.
 4,总结学习方法:“ 先解字词,再串句意.”
 ▲“半扶半放”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.
 1、指导学生看教学图,启发想象,训练“ 回”这个教学难点.
 2、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,教师点拨纠正.
 3、指导学生开拓想象——“ 碧水东流至此回”
 ▲“放手”让学生自学三,四句.
 1、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学习,然后汇报,
 2、教师了解反馈,及时纠正.
 3、再一次提示学生展开联想——“两岸青山相对出,孤帆一片日边来”
 四、小结 


(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.pepxiaoyu.cn友情提醒:查找本课更多资料,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)此文转载于

 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sannianji_488_19042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